现代快报讯城市里,上了岁数的房子越来越多,但它们的“养老金”却不足为济。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佘才高建议建立房屋养老金制度的建议,探索破解房屋安全管理难题。
△佘才高
(资料图)
【现状】
住宅小区“老年病”越来越多,却难以“应修尽修”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一栋栋高楼大厦在城市里拔地而起,与之形成对应的是,成片的老旧小区,日益破败,呈现老龄化,房屋安全隐患也日益凸显。
根据调研,佘才高发现,我国存量住房时间跨度长、数量大,不少住房是2000 年以前建造,随着房龄的增长,老旧住房的占比还在持续攀升。
佘才高说,我国存量住房平均房龄已达30-40年,房屋结构失稳、设施设备及管线锈蚀老化、屋面渗漏、墙体透寒等房屋老化问题层出不穷。此外,在房屋使用环节,由于业主、使用人缺乏安全意识,擅自拆除或者损坏承重结构、对房屋进行随意加层加高、擅自改变用途等行为,导致房屋使用过程中安全隐患突出。
然而,一些老旧小区的专项维修资金正快速减少甚至枯竭。他以南京为例,即使已经归集专项维修资金且当前有结余的老旧小区,仍有近三成小区余额低于10万元,远远不能满足现阶段老旧小区设施设备老化维修的需求。特别是在面对房屋基础及结构修缮、外墙渗水修补、外保温层更换、消防及电梯设施更新等较大规模的维修工程时,动辄需要数百万元甚至数千万元的高额维修费用,老旧小区现有的维修资金难以满足房屋“应修尽修”的需求。
【建议】
建议建立房屋养老金制度,推动制度顶层设计
因此,佘才高建议建立房屋养老金制度,这将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有利于打造新时代社会治理新格局,有利于降本增效和加强资金管理。
建立房屋养老金制度,佘才高认为,需要从推动制度顶层设计、建立房屋安全综合保险制度、建立房屋体检和动态监测制度、规范房屋养老金管理四方面发力,落实房屋全生命周期管理,进一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在顶层设计上,佘才高建议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应急管理部、人民银行、银保监局加强协同,共同参与房屋养老金的制度设计,推动部分城市的先行试点工作。特别是财政部要开展资金来源方面的研究,探索在土地出让金按比例划取部分用于补充后续的房屋养老金公共统筹账户。
钱从哪里来?
建议实行分类管理,包括公共和个人账户两部分
房屋养老金里的钱从哪儿来?佘才高建议,房屋养老金实行分类管理,由公共账户和个人账户两部分组成。
其中,公共账户资金来源主要是土地出让金、维修资金增值收益结余、老旧小区改造资金、三供一业移交应归集的资金、城市物业管理奖补资金等等,遵循“政府主导、专业运作,统筹使用、专款专用”的原则,坚持“收支两条线”的管理理念,主要用于房屋日常强制体检、购买房屋安全综合保险等公共服务。
个人账户是指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账户,按照专项维修资金管理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管理,主要用于保修期满后住宅共用部位和共用设施设备维修和更新改造。
能干些啥?
建议建立房屋安全综合保险制度和动态监测制度
有了房屋养老金制度,除了给老房子维修和更新改造,还能给它们“上保险”。
佘才高建议,房屋养老金增值收益集中购买房屋安全综合保险,实现房屋整体结构安全保障及风险减量管理。一是在房屋解危处置时,向人民群众支付解危临时安置费用和临时加固排险费用;二是在房屋主体结构发生整体或局部倒塌时,能得到及时赔偿;三是在房屋倒塌导致人员伤亡时,给予受灾群众人身伤亡、财产损失、临时安置等补偿费用,对可能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民生问题的风险,形成“保基本、广覆盖”的安全兜底保障;四是将房屋体检、房屋安全动态监测等服务纳入房屋安全综合保险,形成“保险+科技+服务”,实现风险减量管理。
房屋定期体检制度和日常巡查制度是房屋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制度安排,这两项制度的建立和有效运行需要稳定的资金作为支撑和保障。“这迫切需要财政部门尽快研究,建立房屋养老金公共部分的资金池。”佘才高建议,通过有效资金保障,对房屋安全实施动态监测,特别是对房屋主体结构进行定期检查、监测、督查,排除房屋主体结构重大安全隐患,有效形成“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的风险预防机制。
如何管理?
建议设立专门管理机构,提高房屋养老金增值收益水平
房屋养老金制度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佘才高建议,加强房屋养老金管理机构建设,设立专门的房屋养老金管理机构,配备专业力量,安排专项经费,完善工作机制,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房屋养老金公共账户和个人账户的归集、使用、管理与监督工作。
同时,加强资金的保值增值,通过制度引导或者法治保障,借鉴社保基金投资运营管理经验,按照安全性、收益性和长期性原则,委托专业机构投资运营房屋养老金存量资金,提高房屋养老金增值收益水平。
现代快报+记者 鹿伟 徐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