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原标题:专利走上“货架”一举两得
据媒体报道,日前,我区试点专利开放许可制度,首批发布7件专利开放许可项目。此次试点,为专利供给和市场需求紧密携手提供了有效渠道,可谓是一举两得。
专利开放许可,是指专利权利人在获得专利权后自愿向国家专利行政部门提出开放许可声明,并明确许可使用费支付方式和标准、许可范围和时间,是一种促进专利转化的有效方式,这就相当于让专利从纸面走上了“货架”,供需双方可在相关平台直接、自由交易。相较于传统“一对一”的许可,此方式让交易成本更低,专利发挥的价值空间更广。
一边是专利“待字闺中”,一边是企业苦寻适用技术。一直以来,专利供需对接渠道不畅普遍存在,这是导致专利转化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为缓解这一矛盾,去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印发《专利开放许可试点工作方案》,在北京、上海、福建等省区市部署开展专利开放许可试点工作。实施一年来,效果明显,让更多接地气的科研成果焕发了新生,推动企业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加速奔跑。实践证明,专利开放许可是一条快速盘活专利资源、服务企业发展的有效路径。这一工作在新疆试点,也必将有效破解知识产权供需两难境地。
有效破解专利成果“转化难”。专利成果“转化难”,原因是多方面的,缺乏可靠、易操作的技术交易平台是其中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这让不少专利成果找不到转化门路。专利开放许可能够实现权利人简便快捷的“一对多”许可,更有利于促进供需对接、提升谈判效率。据报道,试点中有关部门还将引导相关领域企业进行精准匹配对接,并向潜在被许可主体定向推送开放许可专利技术。随着试点工作的不断推进,相信更多“沉睡”的专利将被“唤醒”。
有效破解企业技术“获取难”。众所周知,中小企业研发力量相对不足,技术攻关难度较大。专利走上“货架”后,他们就可以将一些成果“拿来”,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不仅是中小企业,据报道,福建省开展专利开放许可试点工作后,三棵树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也从中获了利,通过“拿来”大大缩短了一些技术的研发周期。去年,我区专利授权总量超过2万件,累计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7400多件,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专利走上“货架”,必将为我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撑。
产业化是专利的生命力所在。推动试点各项工作落实落细,知识产权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必将更加凸显。(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