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真谛在于唤醒,而非强行改造,被唤醒的孩子终有一天会从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作者 | 李核桃
在北京,有这样一所令人向往的神仙学校。
十年来不设班主任、没有固定班级、没有固定教室,却仍然有无数家长挤破头也想把孩子送进来。
在这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班级、课程、导师。
在这里,下午4点15分就放学了,学生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课余活动:跳舞、打球、拍电影。
在这里,学生经常会跟老师抬杠,孩子们玩得开心,成绩也没落下,一本升学率高达90%。
这里就是北京十一学校,海淀六小强之一,中国第一批进行素质教育改革的实验学校。
十一中是怎么做到成绩与素质两手抓呢?
纪录片《真实生长》跟拍了8年,聚焦了2011届不同成绩层次的三个学生:周子其、陈楚乔、李文婷。
(左起)周子其、陈楚乔、李文婷
他们的性格迥异,思维想法和行事风格都很不一样。
他们的成长历程有力地印证了那句话:
好的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优秀的孩子,都是内心的潜能得到了激发。
纪录片真实呈现了三个孩子潜能“被激活”的过程。
周子其:
给我说话的权利,我可以做到更多
周子其刚入学,就改变了学校的军训制度。
军训动员大会上,老师号召大家遵守规则,“一粒汗珠挂在你的脸上,规则不允许你擦去,你能否坚持操守?”
他反问:
如果公共意志与人性相违背了,我们是要听从公共意志的,对吧?
所以我在军训过程中擦汗算违背公共意志,对吧?
可我们这届460名同学其实都是想擦汗的,你说的那个规则是不是就违反了我们的公共意志呢?如果不擦汗,又能得到什么利益呢?
老师都快被他问住了。
这还没完,他向校长写了一个万言书论证军训改革的必要性,而且设计出了一整套军训课程体系。
校委员会为此开了一上午会,最终决定:取消初中军训,高中军训砍去两天。
这就是十一中的教育氛围:自由、民主、平等。
学生可以跟老师自由辩论,老师也会真诚地解释,师生处得像哥儿们。
学生提出的任何问题,都能得到老师的关注和改善。
宽松的氛围给了大家畅所欲言的勇气,也激发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思辨能力。
比如周子其,当他觉得什么事不合理时,就会质疑、批判。
而为了论证其不合理性,他会认真研究材料,并组建“学生内阁”,与“内阁”成员反复讨论,确定最优方案。
同时又向学生们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民意”,最后有理有据地向校方提出诉求。
比如有段时间,学校每周都有好几场考试,耽误了大家的社团活动。他便写信控告考试制度,迫使学校取消一周的考试。
他觉得学校食堂价格高,便通过“学生内阁”与食堂交涉,迫使食堂下调价格,老师都佩服得不行。
四年后,那个敢想敢说的周子其考上了北大,毕业后留学芝加哥。
陈楚乔:
得到的信任越多,我越懂得对自己负责
三个孩子中,最令人佩服的是陈楚乔。
一上高中,她就想早点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让自己有个奔头。
起初她的梦想是当科学家,将来研究量子力学、宇宙爆炸,高二分科时便选了理科。
但她发现,别人半个小时就能做完的物理题,她一个晚自习还做不完。
这种差距让她意识到自己不是当科学家的料,在一次考试失利后就果断换班了。
几乎没有任何迷茫,她就有了新方向:走文艺路线,成为一个创作型的人。
确定了目标就马上行动,她写了一部小说《永夜的旅人》,还荣获了校创作一等奖。
她还克服重重困难,拉了8000多元的赞助,拍了一部微电影。
值得注意的是,陈楚乔的清醒并非天生。
一方面是学校氛围好,她觉得自己被信任,所以就想为自己负责,遇到难题也要努力说服自己用成年人态度解决问题。
另一方面是父母对她的支持。
当年她想报十一中又怕考不上,而留在本校可以直升高中,更保险。
父亲却说:“你十几岁的年纪,你要什么兜底,你保什么险呀......”
她再无后顾之忧,全力以赴应考,最后顺利考上了。
而她的妈妈对她的决定也都支持,被老师当作少有的“更看重孩子幸福指数而不是分数”的家长。
宽松的氛围+支持型的父母,共同成就了陈楚乔的清醒和洒脱。
所以当她遇到困难时,从来都不会觉得有压力,而是全力以赴解决问题,从不焦虑、自我内耗。
多年以后,她从纽约电影学院毕业,仍然做着自己当初自己最喜欢的事。
被问及如今是否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她说:“我觉得我比年少的时候梦想的那个自己,更快乐、更平和。”
李文婷:
找准自己的定位,即使平凡也不会焦虑
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徐凯文说:
“一切向分数看,忽视对学生品德、体育、美育的教育,可能是导致孩子心理健康问题高发的主要原因。”
刚进入十一中的李文婷,似乎就有这样的倾向。
当所有同学都忙着参加社团活动时,只有她呆在宿舍,埋头做题。
她来自于山西大同一个小县城,对自己的定位还停留在“小镇做题家”的思路,对学习之外的所有事都不感兴趣。
一旦成绩下降,会担心被老师谈话、被说哭,然后继续回去做题。
可仅仅过了一年,这个腼腆、乖顺的女孩,就发生了明显变化。
首先是,她不再盲从权威,更敢表达自己了。
被问及为什么选理科?
她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文理分科是决定我今后发展道路的重大抉择,但我的人生应该由我自己做主,一年的理科学习可以培养理科思维,因此我决定选理。
在一次考试后进步很大,学校为她颁发了“双科飞跃奖”。
领奖台上,谈起自己的学习心得,她落落大方。
到了高二的下学期,她甚至干了一件令人大跌眼镜的事——报名参加火辣辣的女团舞。
即使脚穿高跟鞋、身穿热裤和露脐装,也能在镜头前充分展现自己。
而到了高三,她有了更多自己的想法。
父母想让她从事稳定、体面的医生,她却想选择律师或者信息工程,不再盲从权威。
8年后,当初这个腼腆、内向、不愿意直面镜头的害羞女孩,在北京念完了本科和研究生。
再次面对镜头时,她不复当年的胆怯和羞涩,面对镜头坦然露出阳光的笑容。
谈及在十一中的生活,她说:
“我觉得十一学校对我最大的影响是,教会我如何在复杂的世界中成为自己,我觉得这个非常重要,要自己知道自己的定位。”
好的教育,是唤醒孩子内心的种子
这3个孩子的成长经历,让我想起教育学家尹建莉的一句话:
“人生的终极目的就是找到自己,一个人多大程度上找到自己、成为自己,就在多大程度上获得了幸福。”
可现实中,多少孩子即使名校毕业,依旧活得浑浑噩噩,找不到自己的方向。
微博热搜#自嘲废物的985大学生#里有条视频,就提到了很多这样的孩子。
比如丫丫,当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武汉大学,但却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只好看别人做什么,她也跟着做什么,结果自己做不好,又生气。临近毕业,她还在为自己没有竞争优势而焦虑。
再比如中山大学的阿玹。
她到了大学才发现,专业课她根本不感兴趣,考试经常挂科,由此产生了“混日子”的想法。
但她不是一无所长。
她喜欢社团活动,在学校社团参与演出了一些话剧,参与了一些编导,自己写的话剧剧本在学校也上演过。
她对戏剧、影视也比较感兴趣,决定把以后的发展方向完全放到这个领域。
但妈妈却一口否定了她,觉得爱好不能当职业,不希望她走文艺路线。
作家林清玄说,好孩子不是得第一名,而是被唤醒了内心的种子。
教育的本质,不是让孩子听话、做题、考分。
而是即使不论身处何种境地,都有自己的追求、主见,有过好这一生的能力。
因为他的创造力被诱导出来了,内在动力被激发出来了。
就像周子其,环境给了他话语权,就激发出了他勇敢、自信、独立,最终成长为有主见、有创造力的人。
就像陈楚乔,环境给了她信任,就激发了她对自己负责、无论做什么事都能全力以赴的决心。
就像李文婷,环境给了她尊重,她就慢慢开始找寻真正的自我,不再盲从权威和分数,即使遇到困难也能心态平和地解决。
(左起)周子其、陈楚乔、李文婷
他们3个,让人看到了十几岁孩子另一种样子,也是该有的样子:青春、热情、活力满满。
他们的任何选择,都不是被老师或家长灌输形成的,而是他自己内心的自我被唤醒后的理性选择。
作家林清玄曾说,养孩子就像种植物一样:
山坡地种竹笋、香蕉,沙地种西瓜和哈密瓜,烂泥巴里种芋头。
并不是所有植物都适合同样的土壤,能生长出同样的模样。
同样的,好的教育,也绝不是将孩子驯化得循规蹈矩,没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
而是给他一个被尊重、被信任、被理解的环境,让他敢于释放出真实的自己,唤醒自身的天赋。
每个孩子,学习的动机、喜欢的事物都有着千差万别,她们“生长”的内在动力也截然不同。
但也正是这些不同,才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独一无二的存在。
记得网上有这样一段话:
每一个孩子的心中,都有一扇成长的门虚掩着。
每一扇门的背后,都是一个不可估量的宇宙。每一扇门的开启,都是一个无法预测的未来。
重要的是,你能不能温柔地推开它。
希望我们都能竭尽全力、奋力托举,用无条件的爱、尊重与支持,帮助孩子推开那扇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