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王逸飞 郭天奇)“未来,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应当加大原创基础研究的力度,加强打造系统化科研创新平台。”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在于杭州钱塘新区举行的2023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生命健康产业推介会暨第七届国际生物医药(杭州)创新大会上说。
活动现场。郭天奇 摄
当日,围绕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话题,多位院士专家给出了各自建议。
施一公表示,未来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不确定性更大,与基础科学联系更紧,政策依赖度更高,受突发需求影响更大,中国未来生物医药产业应当加大原创基础研究的力度,加强打造系统化科研创新平台,做好基础的“0”到“1”。
围绕小分子创新药物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马大为称,小分子化学药物仍然是药物发现的主力军,中国新药研发面临从“fast follow”到“first-in-class”的转型,深度创新成为必然要求。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裕国表示,中国未来医药产业创新发展需以药物高效、高质量生产的过程需求为导向,以工程创新为手段,解决医药规模化生产过程的科学、技术、工程问题。
在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张丹看来,中国的新药研发需要走向“国际化”,把未满足的需求变成“发展能源”。
除汇集智慧助力产业发展提升外,当日活动还发布了《2023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优秀案例》和《中国新药创新榜单-中国ADC抗体药领域》。
在全球新一轮科技变革中,生物医药是科技含量最高、创新最为密集、投资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本次大会举办地钱塘新区是浙江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沃土。
杭州钱塘新区党工委书记、钱塘区委书记金承涛介绍,目前钱塘新区已集聚各类生物医药企业1600余家,落地中科院杭州医学所、浙大智能创新药物研究院等高端科研平台29个,吸引院士团队14个、鲲鹏人才3名,全区生物医药高端人才超500名。(完)